昨晚从AiFM 听到吉安播放一首小学五六年级时
级任已故万家珍老师教过的一首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昨晚从Batu Ferringhi回BktJambul 家的路途中,
(大约一个小时)辛好还有AiFM 的节目陪伴,
那个年级轻轻的玻璃市出生的DJ所做的节目大有
来头,一向来他会把一些失去了的感觉让我们给
找回来。有时候他的节目听起来很“婆妈”可是
又觉得他真的很用心的去做,别人不敢碰的他都
去碰,他更敢走入“民间”去探讨一些人所不知
的“古早味”,有兴趣不妨到他的“吉安考古地带”
blog 去看看。
谈到上面唐代诗人孟浩然 (689~740) 一千三百
多年前所写的 Oh My God,一千三百年前咱们都
在那里呢?孟浩然 又是长的什么样子呢?他又怎样
写出这么深受人们喜爱,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这样
贴近咱们现代的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春晓”
三叔公还是第一次真正去了解其含义。
孟浩然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
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怜
惜之情。
三叔公在想,如果我们现代人都能像诗的前两句所写
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
的是屋外处处 鸟儿的欢鸣,那不知识有多好呢!
三叔公最近已体会到什么是“处处闻啼鸟”就是鸟儿
的欢鸣把懒睡中的人给唤醒,此时屋 外已是一片明媚
的阳光,正有如这可爱的春晓景象。
有时在夜晚下了一场大雨,三叔公特别喜爱,可听听风,
看看雨就像“春晓”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夜来风雨
声,花落知多少”。三叔公就是常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
风雨声, 也不知道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
呢?
孟浩然呀孟浩然,你跟三叔公虽然是距离千多年的人物,
怎么三叔公觉得你所写的诗歌是那末接近我们,你喜欢
的也是咱们梦寐以求的!
三叔公一这首“春晓”一起回忆万家珍老师也
为大家祝福“元宵节快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