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3, 2011

23/9/2011~布施爱语,社会就温暖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只要人家有嘴巴,就會有意見和批評。

《四十二章經》指出人有“二十難”,其中之一就是“不說是非難”,也就是能愛護口業,不說別人是非,是人生二十個艱難之一。

目前社會的亂象,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充斥著太多丑言惡行污染人心,我們要如何說好話、做好事,勤修身、口、意三善業呢?


【妙演法師◎簡介】
 ‧出生于台灣台南縣,目前雲游參學中。 

1.  ◎有些人認為他們不是不說好話,而是在某些狀況,如在盛怒之下,怎么可能說出好話呢?另外有些人認為,他所處的環境都是說髒話、做壞事的人與事,自己也被同化了,要如何使自己不同流合污呢?請妙演法師開示,我們要如何面對是是非非?

 我們人類都有一雙眼睛,一對耳朵,為什么只有一張嘴呢?因為這張嘴最容易造業,言多必失。

 因此,常言道:謠言止于智者,這關鍵在于我們的起心動念,要做到自覺覺他的工夫,我們的耳朵要很靈敏地聽,眼睛要很清楚地看,腦袋要很清楚地思考、判斷,嘴巴要把話說得清爽。有時候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聽的人要多方求證,我們的心如果能夠保持清明,不但覺察了別人的需要,更進一步地覺察到自己的心念,才能將心比心,跟對方好好地說好話,做好事,一切還得從心念的修行著力。

 所謂“十善”,十善之中和嘴巴有關的就有四種:即不妄語(不說虛妄不實的話)、不兩舌(不說離間人與人之間親和的言語)、不惡口(不口出粗惡的話毀譽他人)、不綺語(不說散亂污雜的話,也不作巧妄的辯說)。

 會犯這些毛病的原因很多,比如在盛怒之下,平常看來有修養的人,在怒火燃燒下也會變了調。但就佛教觀點而言,其實,說話時的背后有“意”在支配,所以若出于一片善心,話說出來是惡口的情形是很少的。多數口出惡言並非出“無心”,而是我們的覺照能力不好所致。

 就有一個公案說:有一位商人離家出外經商多時,寫信告知家中妻子即將回來,他太太很高興地準備洗澡水、飯菜,還把就寐的鞋子也放好了。結果那天說好早上回來,可是他卻三更半夜才回到家。他一踏進家門,就看到有一雙男人的鞋子,氣得到廚房拿了一把刀,以為房裡有另一個男人。突然,他想起今天路上遇到一個出家人,教他回到家時,要退三步,想一想,他才覺醒過來,把怒火先熄了,向太太問個所以然。

 這就是所謂:一句話值千金,一句話也如糞土。學佛重視戒定慧三無漏學,《楞嚴經》卷六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要達到戒定慧,可從身口意三方面著手。

2.   ◎我們常常聽到別人批評這、批評那的話,就會引起我們的批評心。經常聽到批評社會不安定的話,我們的心也會跟著不安定起來;而這顆不安定的心,又會引發周邊的人跟著不安定起來!請問師父,我們要如何處理似是而非,造成人心不安的事件?

 人心有一個很重要的法則,就是:善的引發善的,惡的會引發惡的,除非對方很有修行,才可能由惡引發出善的,那就是修忍辱波羅蜜。忍辱即是忍受各種侮辱而不起嗔礙惱恨,為六度波羅蜜之一。

 面對有人造口業時,我們為什么要生氣?當雙方皆火上加油時,只有兩敗俱傷。若做了好事沒人知道,甚至受到委屈,也應忍辱,所以稱呼能忍辱的人是穿了“忍辱衣”,因為忍辱能防止一切外障,像穿了護身的衣服。

 另外,我們要常逆向思考,常思考不說好話、不做好事的后果。佛法十念處中有所謂的“法念處”,也就是經常觀想各種不善法的過患,以永斷除;也就是要瞭解再這樣下去,下場會很不好,而警覺不能再錯下去。知道過患后,還要知道善法的功德,如此會更有實行的動力。

 面對似是而非的事件,我們要聞思修,自我觀照,學習反省與懺悔,然后多說好話。

 說好話,並非指說一些違心之論,或是奉承的話,而是說能讓對方往正面方向去思考的話語。藉著攻擊別人來進行自我肯定,這是目前社會一個很不好的現象,這也是說好話、做好事的精神,必須落實在社會的原因,否則再如此下去,造成人心不良影響,會更加讓人擔憂。

 說好話的意涵是什么?說好話,指的是每人把令人感動的故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而別人的故事也要彼此分享,將好事化為言語,即為“好話”。

3.  ◎當我們面對誹謗時,請問師父,我們如何做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

 “八風吹不動”,是聖人的境界,八風即: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種境界,就好比禪宗說道,一懷孕的少女,直指她肚裡孩子是一位和尚的,而那位和尚即修忍辱波羅蜜,不但保住了兩個人的生命,10年后那少女終于懺悔,向那位和尚認錯。

 與其向對方抱怨而造成更多誤解,還不如營造一個能激勵他改善的環境,讓對方在受到鼓勵和肯定的情況下改進自己,這就是所謂的“愛語”。

 愛語,是四攝法之一;愛語攝,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他生歡喜心,感到和藹可親而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好比一對夫妻,雙方都應該感謝對方,並且把心中的謝意表達出來。這些感恩的話,也是夫妻相處之間的好話。

 我們要經常佈施愛語,當你衷心地稱讚別人時,得到的回應往往是那么溫暖。

 當我們太在意別人,不僅不能快樂,也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和個性,更沒辦法發揮自己的潛能。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是自己的,不需太在意別人的想法,我們擁有快樂的自主權,世界美不美,生活好不好,關鍵在于你要走出“關”著自己的小屋。

 好話和好事,是一個良性的循環關係,也是督促我們勤修身口意三善業的基礎。當社會人人說好話、做好事,

人的品質自然會提升,人間淨土就可實現!

【法師提醒】 “與其向對方抱怨而造成更多誤解,還不如營造一個能激勵他改善的環境,讓對方在受到鼓勵和肯定的情況下改進自己,這就是所謂的‘愛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