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英國通過軍艦和炮彈,佔領了面積比其本土大上逾百倍的國家,崛起為世界強國,並通過貿易、民族同化、移民和殖民等政策,使英語得以在全世界推廣和普及。
英國沒落之後,取而代之的美國,仍然是一個以英語為文化載體的國家,因此英語的強勢國際地位不但沒有跟著式微,反而進一步獲得鞏固與發展。
美國挾其在軍事和經濟勢力崛起為全球新霸主後,也通過科技、電影、電視的巨大影響力,把美國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向全球擴張,使到英語勢力獲得更迅猛的擴張,終於建立了它在當今世界的語言霸權地位。
根據統計,全世界已有57個國家以英語為第一語言,人口約為3.37億;67個國家以英語為第二語言,人口大約為2.35億;而在一些人口眾多的國家,如中國、日本、俄羅斯、印尼、巴西等,以英語為外語且有相當水平的人口達12至15億。
此外,目前約有75%的郵件是用英文寫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聯網信息是用英文出版和發佈的,100%的軟件源代碼是英文格式。而在1997年全球發表的92萬5千份科學論文中,95%是用英文撰寫。
所有的這些,都印證了英語當今無可置疑的霸權地位,看在一些民族主義者的眼裡,顯然不是味道。但歷史總會留下許多無奈,面對這難以改變的事實,人們或許應該站在一個比較寬廣的角度來看,即英語已經是屬於全世界的一種語言。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英語的全球化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促進了世界各國文化間的對話與交流,另一方面也對其他弱勢語言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威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的報告就顯示,95%的世界現存語言,目前只剩下少過4%的人在使用。而世界上現存的6千多種語言中,有80%可能會在本世紀消失。
研究英語作為語言課題的英國學者克里斯托指出,一種語言獲得國際語言地位,主要取決於母語民族的政治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地位的保持則主要靠其經濟實力。他也說:一種語言消亡了,許多東西也就隨之消亡;而語言是一個民族的貯存庫,也是一個民族的身份。
在英語教數理課題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克里斯托的上述這番話,是不是很值得我們深刻反思?(星洲日報/雲淡風輕‧作者:林明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