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9, 2011

9/7/2011~利用我们的弱点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毅力、恒心、关爱他人、勤奋等等都是我们极力宣扬的;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人本性中的另一面:懒惰、自私、害怕、恐惧。尚可以接受教育要宣扬人的超我一面,给人榜样的例子;但心理咨询如果你告诉对方你要有恒心,你要努力就会解决问题的,犹如隔靴搔痒,无法触及内核,效力不大。

在我看来,从生物的属性来看,自私是为了生存的必须。没有自己的存在,哪里可以去更好更长久地爱别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牺牲自己来保全别人,实际上是社会的需要,或者是延续后代的需要,不一定是个体本人的需要。这种现象偶尔也会有,但不多,所以不属于本性!以下我们更多来探讨人本性中的东西。

比如懒惰是人的天性,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他就是存在的。老师在看见学生们因为想偷懒或玩游戏而没有完成作业,就跟学生说你不能懒惰,其实这是没人性的表达方式(稍微用词激烈了点嘿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喜欢玩乐的,大人也同样;偷懒,也是在衡量过处罚或不知道处罚有多严重的前提下的人性使然。学习在开始阶段,都会被孩子们标注上“学习很苦”的标签。我们的教师们其实一直在宣扬,学习确实很苦,但你要坚持,因为未来很光明;哎,这样教育导致的后果是做事目地性过强或者把学习当成了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比如成为一个有地位或很有钱的人,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但其实,会学习的人,学习本身就是乐趣,而不是用学习的结果去触发别的乐趣。

为什么我们传统要上接受“学习虽苦,但要凭借毅力就可以学好"这个理念呢?原因也许有一个是:我们认同人的懒惰肯定是影响学习得。其实,既然人的本性中有懒惰也有毅力,两者都存在也无法抹掉,为何我们不可以多用用毅力,又满足懒惰的需要呢?换句话就是,如果我们总用“毅力”,其实还会出现“厌烦”,厌烦的结果还是想休息,最终懒惰一会。不知道您听明白了没有。说个具体事情:本来在中学学校,45分钟是一堂课的时间底线,某老师说要凭借毅力多学一点对你们好,就连着上了60分钟。其实,中学生的生理属性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在30-40分钟,凭借毅力多出来的时间,其实只有少数人能坚持下来,绝大多数人无法专注,也就起不到学习的效果。那么这多出来的时间干吗了,“走私”了,开小差,减少注意力或者转移到别的自身觉得有意思的事情上比如聊天或其他,这是人的自我保护被启动了,让身体不至于难受,又必须坐在教室,那就只能让灵魂离开去放松一下了,哈哈!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知道“懒惰”其实仅仅是身体的一个信号,我们也知道每40分钟要懒惰一次。那么好,我们就专注40分钟,然后休息,给懒惰一个机会,等懒惰被满足了后。人们会自动要求“勤奋”。对了,这也要稍微说明一下。我们人性中每个需要都是交替的,当一个达到了满足后,会不再需要继续满足,会切换到另一个需要上。就好比你让一个正常人,天天都去休息,时间长了他也会想做点什么,这就是“休息”和“工作”的自动切换。所以,如果你理解了人性的这个道理。懒惰被满足后,并不妨碍人继续勤奋的本质。相反,如果你扼杀了人类懒惰的需要,勤奋也就出不来了(我们叫逆反是吗?)。比如,真正网瘾的孩子,恰好是那些小时候想玩网游,而总是得不到满足的一类;想要的得总得不到满足,一旦抓住机会就会很夸张地补充满足自己。

其实心理咨询师要做的就很简单,尊重人性的需要,提供一个满足社会文化的建议。比如厌学的孩子,可能是担心考试失败了,父母责难,所以就厌学了。孩子的逻辑是:学习怕苦学不好----考试失败----父母责难--选择回避;但是学习不好可以通过合适他的方法变成通过考试或者即便考试失败,父母责难也不至于导致孩子逃避;所以,两个思路就出来了,你是调整学习的动机从而改变学习效果或者是跟父母讨论他们责打孩子的需要!这个咨询的思路是,认同孩子回避失败和怕别人指责自己的需要。这分明就是安全感需要和自尊心需要的人性吗,难道你说你就没有这个需要吗?

人性中不存在好和坏,那不过是被文化定义了的;只存在两面性,如懒惰和勤奋。一个大多数表现出勤奋的人,是被社会文化所认同的,不是他没有懒惰过,而是利用懒惰,让懒惰不影响勤奋;就好像一个健康的人,是一个大多时间都健康,但偶尔也必须不正常的人。当人性的两面,积极地表现强于不积极的,人就是积极地;相反,人就是不积极的。

不要试图去抹杀任何一面,做个有人性的人,是不是这样会让你轻松一点呢? 《白京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