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看到报章写某某明星要退出影坛要息影了,又有某某歌星要做出道别歌坛封麦前最后演唱会。这些都是不能相信。今天说息影,几年后不是同样又回来“客串”吗?今天说封麦,钱花完了又不是再从出江湖吗?
凡是“是人" 都有七情六欲,有时候生活上会受到小小的冲击,真的叫你不知如何是好。就想要这个要那个的,究竟何必呢?。例如说好好的身体突然生病了,好好的心情突然变得可无聊,有时候好好得一句话也会使你整天“忐忑”不安。更莫名其妙有时连一个与你无关痛痒的小事都会令你感到非常不自在,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对不起你!这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不要让心牵着我们走,这样才能活得更精彩。如果心里想“能”那一定“能”,看看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人比我们更不如意,他们还不是过得很踏实很精彩吗?
昨晚到朋友家去吃“BA MOI,“东家是刚往西去的 91岁老先生”,去到Ba Moi 档,发现到现场是如何的和祥,“没有打锣击鼓”,没有“南摸佬”,也没有“贴有红公字的纸糊的大屋”当然也没有看到有人在“lian bu lang kai”。在场的人都规规矩矩的坐着,大家很规矩的坐成几排,有人小声谈细声笑,也有很多人很投入的在听前面一位斯文又缘道的Ta Por 在演讲。我好奇地走向前去看看,原来老先生是后来年老才改“信主”的,演讲人讲话很风趣,没有半点悲哀,有时还有笑声四起,这就吸引了我仔细的去聆听他到底在谈论些什么?
讲话内容大概是讲些老先生身前对“朋友”对“同学”对“邻居”对“孩子”对“兄弟”对“姨妈”对“姑姐”对“大伯”对“大婶”对“老姨”对“老叔”对“太太”对“家人”对“教会”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宇宙”的贡献。让人听了感动到眼泪流。
那个脸带着笑容的年轻人(应该称BROTHER或FATHER吧)还开玩笑的说“老先生现在躺在其“大屋”里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了,他的-主-,已经来迎接他了,他要回到他来自的地方,突然间那“讲道的”问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老先生上天国了他有主来迎接,那你们呢?你们大家是不是都准备好了,如果没有等时间一到,谁来迎接呢?他又说“主就在你们的门外敲门,如果愿意你就开门吧!Oh My God!终于说到重点了,这种“开不开门的问题”自从我读大学以来已经被问过很多次了,我不能回答,也没有人能替我回答。
中学时期,95%的同学都是逢拜五去礼拜的,上课时听多了那种道理大概也明白一些其所以然。只是当时并没有对信仰有所认识,只是当着听老师讲故事,左耳进右耳出。
后来大学时曾住在宿舍一段时间,宿舍里时常都回有一些“西施德 - sister”会前来敲门(那时八十年代大学生男女可以自由探访他人宿舍,所以就会有很多罗曼蒂克的故事发生),宿舍门一打开“西施德”马上说“不拉德- brother 可以给我五分钟的时间吗?”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位“西施”脑海显出突然空白一片,一时不知所措,是人尤其是男人都不会拒绝啦,何况是哪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二话不说就赶忙开门迎接“西施德”。惨啦!这一扇门一打开,就不止五分钟了,五十分钟也不够啦。辛好老天有灵,这扇门只开了一两次,如果是多开几次,可能“就不叫开门”叫“开房”了。HO KAR CHAI
如今事隔已经有二三十年了,我还是我,并没有因打开一扇门而被“转变”可是我还记得一句话“brother 我就在你的门外敲门,你愿意把门打开吗?”昨晚我又听到从一个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口中讲出同样一句话了,“阿门”,“阿门”就是这句话,我真的就服了。或者如果真的“要转变””去投火箭啦!”
有冒失请各位“不拉德”跟“西施德”多谅解!
永丰随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